大部分广州刚需,恐怕再也换不起房了!

贵宾影院在线看最热影视 https://www.guibin.org

大家好,我是鸟叔,小鸟的鸟!

现在的广州楼市,是这么一个局面:

天河、海珠、荔湾、越秀中心四区,房价飙升;

白云、黄埔、番禺、南沙外围四区,横盘不动;

增城、花都、从化远郊三区,跌妈不认。

涨跌水平的天壤之别,造成了一个分化严重的楼市。

一个残忍的现实摆在眼前:

以后,广州的刚需,想要通过房产来实现区域和财富的升级跃迁,难度越来越大了。

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,将被困在外围远郊区,再也换不起房了。

NO.1|壹

所谓刚需,大概率是90后(还有一少部分80后、00后)年轻人买的第一套房子,解决基本的住房问题。

在广州,刚需大致可以分为250万、500万以下两个层级。

250万以下的,买增城、花都。

500以下的,买黄埔的科学城、庙头,番禺的万博、市桥,或者白云的白云湖。

瞧不上非中心区域的那一拨人,则选择下注中心区的老破小。

这些人的共同目标是,希望定居广州,并且达到资产增值。

前些年,整体经济面向好,在中心区房价的带动下,广州外围、市郊区、市中心的老破小房价都向上飙升。

所以他们原先买房的思路是,200万左右买增城、花都,坐等升值,再换黄埔或番禺,再跳海珠或天河。

但这一切,都建立在两个核心前提上:

1、你买的房子,一定会升值。

而且升值幅度要能追平你想置换的区域,至少不能大幅落后。

2、你买的房子,要卖得出去。

有人愿意买你增城的房子,你才有钱买黄埔,黄埔那个卖给你房子的人,也才有钱买天河。

通过这个置换链条,大家一起实现人生的越级,生活越来越美好。

一旦这两个前提被打破,这些原本承载着刚需广州梦的房子,就会变成吞噬资产的深渊。

NO.2|贰

现在,广州刚需面临的,正是上述两大前提被打破后,带来的残酷景象。

一些地方,太阳照常升起。

例如珠江新城,今年上半年卖了超300套二手房。

其中,13.9万/㎡均价的保利心语,卖成了珠江新城第一热盘,在今年年中,成交价更是突破14.5万/㎡。凯旋新世界,年初卖15万/㎡,年中直接卖到21万/㎡。

心动吗?可惜,这个价格对普通人,太不友好了。

再对比刚需买得起的另一些片区。

花都,上半年一手均价2.2万元/㎡,跌幅7%。增城,一手均价2万元/㎡,跌幅4%。

具体到楼盘上,根据合富研究院的数据,今年上半年,成交榜TOP10楼盘,全部在中心区和近郊区,一些热盘更是价格往上走。

而远郊区的一些楼盘,即使频繁降价打折,依然是无人问津。

没错。中心区和郊区的楼市分层,越来越严重了。

在上行周期,天河和增城都在涨,增城的涨幅可能差一些,但好歹是在涨。

到了下行周期,这些自身素质拉胯,只能靠蹭中心区红利的地方,往往就是最先下跌的那一拨。

北京的燕郊,近深圳的惠州,最惨的时候直接腰斩。广州的远郊区,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这就带来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:

以前天河的房价是增城3倍,现在成了4倍5倍,未来差距还会继续拉大。

接下来,市中心的优质房产,还会更稀缺更有价值,越来越贵;

而增城这样过去天量供应的区域,去化周期已经超过两年,未来大概率会继续下跌。

看看昨天的土拍,连开发商都不忽悠自己了。

209亿土拍后,怎样买房才最安全?

天河燕塘一块地,7家开发商抢,直接干到摇号;增城唯一一块地,又流拍了。

弱者愈弱,强者恒强。但就是现实。

NO.3|叁

买了外围和远郊房产的刚需们,现在突然发现,自己前两年买的房子,买在了山顶上。

我有个93年的粉丝,去年200万买了增城,一年时间已经亏了50万。

亲,买增城吗?半个月亏50万的那种

远郊新房价格体系崩溃,顺带也搞崩了二手房市场。

1、一手新盘没有底线的价格战,不仅把二手房价压得死死的;

凤岗的水木芳华、冯榕台都只卖1.8万/㎡,你一个楼龄七八年的破二手,凭什么卖2万/㎡?

67平做三房两卫?内卷吧,增城!

至于你是不是花2.2/㎡买的,亏了多少钱,跟我有什么关系?

2、也抢走了二手市场本就不多的接盘侠。

看下面这张图,今年上半年,虽然每个区的二手房成交量都在下降,但最惨的还是南沙、增城、黄埔这样的远郊区,分别下降了61.0%、54.4%、55.3%。

这意味着,这三个区超过一半的房子在失去保值性的同时,也彻底丧失了流动性。

求你,别问了!我也不知道广州楼市啥时候放松

当你的房子,割肉降价都卖不掉的时候,还谈何置换?

NO.4|肆

当过去通过房产置换实现越级的路径被彻底打破,刚需们该怎么办?

房产涨跌的关键,在于价值。

什么是价值?

品质、通勤、学位、配套和投资预期,是最重要的五个维度。

具备这些价值的区域,要么是有配套、有资源的旧核心区,要么有产业、面貌新的新城。

旧核心区已经很难了,普通刚需拼命加杠杆,冒死上车珠江新城,风险和压力都难以承受。

刚需还能够得上的另一个机会,是产业新区。

中原的数据说,今年上半年的广州一手房市场,

涨的最狠的,是海珠区,涨幅达到了33%。

其次是黄埔,涨幅是22%。

第三是番禺,涨幅为16%。

发现了吗?

这三个区,都是广州大力扶持、城市界面崭新的产业新区。

海珠有琶洲,番禺有万博,黄埔有科学城。

这些产业相应配套的片区,正是布局的核心。

产业起来了,交通、居住、配套是不是也要跟上?

而在逐渐完善之前,当地房价也处于合理区间。未来发展落地之后,上涨也更加有动力。

例如,

海珠广纸新城,去年新房均价突破7字头,涨幅近30%。

天河智慧城,均价5字头,涨幅接近11%。

黄埔科学城,均价4字头,也涨了近11%。

如果不想一套房住一生,你需要做两件事:

1、想办法提高你的预算,200万以下的房子,不能说全是坑,但未来涨不动、换不动的概率,要远大于那些更贵的房子。

2、买不起中心区也别委曲求全买鸟不拉屎的远郊区,跳起来够一够,尽量靠近中心、有产业的地方。

当然,具体楼盘还需甄别。

对于这些片区,鸟叔已经发过不少分析文章,可以往前翻一翻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