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庸》中记载:“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”一个人是否值得他人尊重,并不是看他在众人面前是如何模样,最重要的是当他一个人独处之时,是否能够表里如一,仍然约束着自己的行为规范,这才是君子所谓的“慎独”。
但社会上总是会有那么几个人又想贪图荣华,又不愿为之付出努力,于是便想钻法律的空子,通过碰瓷这一行为,从而获得一笔不菲的赔偿金。2021年7月7日,沈阳就发生了一起女子碰瓷女司机,却被碾压身亡,其家属还向司机索赔100万,沈阳法院又是如何判的呢?
案例分享
李某尽管家境普通,但她却十分憧憬有钱人的生活。当梦想与现实发生冲突,她的能力无法满足自己对生活质量的享受时,李某便将这所有的一切都怪罪到丈夫身上,认为是他没有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于是当她在看新闻得知一名妇人因过马路被车撞伤,从而获得了一笔不菲的赔偿金时,李某心中也浮现出一个想法——碰瓷。人家只不过受了伤就可以直接获得这么一大笔钱,只要自己随机应变,肯定也可以做到的。
于是李某便开始在马路上专门找一些豪车,趁着司机不注意直接躺倒车子旁边。其实她这种伎俩很多车主一眼就看出来了,但为了小事化了,不想在这件事上花费太多时间,于是就干脆给了她一笔钱,让她走开。
吃到的甜头越来越多,李某也愈加放肆。2021年7月7日这天,由于正处于下班时间,车流十分拥挤,李某这次便盯上了丁女士的车,同样又再次趁着丁女士不注意,躺到其车底下。
而丁女士刚好因为堵车停在了路中间,于是便拿出了手机刷视频,根本就没有发现此时车子底下已经躺了一个人。于是当丁女士听见后面车辆喇叭声时,这才反应过来前面道理已经疏通了一点,立马开动车子行驶过去。
当她听见一声惨叫,并察觉到车子好像压到了什么东西时,心想坏了,脸色惨白的她顾不得后面车辆的催促,直接下了车。当看到车底下躺着一个口吐鲜血,身上有着明显的车轮痕迹的时候,丁女士身体止不住地哆嗦,并拨打了报警电话与120.
但李某因为受伤严重,即便医护人员立马赶到现场,最终还是没有将她的生命抢救回来。而其家属在得知李某的死讯之后,一气之下便将所有的错都怪罪到丁女士身上,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她在开车时玩手机,根本就不会酿成这桩悲剧,要求丁女士向他们赔偿100万元损失费。
以案说法
在这个案件中,丁女士的行为确实存在一定的不当之处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》第六十二条规定: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、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。
因此像丁女士这种因为一时堵车而玩手机,其行为虽然不构成犯罪,但仍然是属于违法行为,根据相关规定,一般是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,并扣机动车驾驶人2分的处罚。而对于丁女士是否对李某的死承担主要责任,则要根据其具体行为来进行判定。
在经过警方对当时道路监控的调取,以及丁女士车上自带的行车记录仪显示,丁某在停车之前,确实是没有行人经过,而李某正好又是在丁女士看手机之后,故意趁着丁女士不注意躺在了其车子底下。
也就是说,当丁女士发动车子时,她并不知道李某是躺在自己车子底下的,那么李某的行为显而易见,构成了故意碰瓷,其主要责任自然是在李某这一方。
更加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现如今碰瓷现象在各地频繁发生,因此在2020年9月,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根据刑法、刑事诉讼法、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的规定联合印发了《关于依法办理“碰瓷”违法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》,并指出行为人通过故意制造或者编造其被害假象,采取诈骗、敲诈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财物的行为就是属于碰瓷。
《刑法》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,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,因而发生重大事故,致人重伤、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;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;因逃逸致人死亡的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但丁女士的行为只不过是在开车时玩手机,对李某碰瓷这件事一概不知。在李某刻意制造假象想要索取钱财,躺在了丁女士的视线盲区,导致丁女士无法做出规避危险的反应。但即便如此,及时发现的丁女士还是立马选择报警并拨打120,尽自己所能将错误限制到最小。
在经过法院对这起索赔案子的审理下,丁某只需为自己违章看手机进行处罚,而对李某死亡的结果并不需要承担责任,从而驳回了李某家属的上诉。
丁女士的例子同样也给广大车友提了一个醒,虽然法律规定车辆在驾驶途中不允许观看手机,但在堵车时看手机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,同样也涉嫌违法。出门在外,安全是最重要的。